张明山(1826-1906),名长林,祖籍浙江绍兴,天津著名的民间艺人。泥人张彩塑创始人。其父名张万泉,原本为一小书吏,后来由于丢失了职业,从江南流落到天津。张明山自幼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因而成为嗜好。张明山心灵手巧,善于观察社会,且极富想象力。他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他经过细心揣摩和刻苦实践练就了一手好绝技。他操作时优游自得,能在与人接触瞬间触手成像,而且逼肖其人,令人倾服,遂得泥人张的誉称。清代咸丰初年曾为在天津舞台演出的余三胜塑像,边看边捏,形神毕肖,一度轰动津沽。张明山继承了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古典小说和古典诗词等艺术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他的泥人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他塑造的泥人,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既有古代侍女,又有市井百姓。多选自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小说戏曲中的角色,还有现实生活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形象。因为闻名遐迩且技艺超群,他被称为南北塑像者之冠。我国著名画家、教育家徐悲鸿称赞他是我国了不起的民间艺人,是民间雕塑家。张明山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蒋门神》是张明山现实主义题材中的力作。蒋门神像通高只有11厘米,人头不过蚕豆大小,他却把一个恶霸的狰狞面目刻划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艺术大师高超的技艺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其代表作品有《少女》、《品箫》等。他曾获巴拿马国际赛会一等奖和南洋各地展览会的奖状和奖牌20多件。泥人张彩塑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张明山的儿子兆荣(字玉亭)和续荣(字华棠)、孙子景祜、曾孙张铭等都是他的后代传人。随着几代人杰出的艺术成就,泥人张彩塑艺术已经由一个家族的民间技艺发展成为社会性的艺术事业,同时为国家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